Friday, April 17, 2015

Prosody of Multiple Englishes

Prosody of Multiple Englishes Lecture Notes
Guest Lecture by Lucy Pickering at Language Matters Working Group, April 17, 2015

Prosody: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of sounds such as stress, intonation and tone

Multiple Englises (Kachru, 1992): The recognition that English comprises of three different circles used by people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Inner circle: Native Speaker Model (e.g., American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Outer circle: Institutionalized varieties of English (e.g., Indian English, Singaporean English)

Expanding Circle: Emerging varieties (e.g., China English, Japanese English)

Functions of Intonation in English

Rising—Inclusive, shared understanding (e.g., The pope is Catholic?)
Falling---Assertive (e.g., Time is up)
Level----Neutral (e.g., The assignment is due on Monday night)

The problem of prosodic cues in the speech of international teaching Assistants
No use of rising intonation for rapport-building similar to Gumperz’ (1982) study of Indian waiters

No Contrastive stress

E.G.,
Zhuo: The phone number is 979 4225143
Wei: 9794224143?
Zhuo: No 979 4225143

The lack of contrastive stress led to linguistic penalty (Roberts & Campbell, 2006)

翼鵬
德州農工大學

乙未年孟夏書於潛龍齋

Monday, February 4, 2013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前幾天後學和朋友討論到四書時,朋友問後學讀那位學者注的四書,後學回答說後學讀經典都是直接讀原文,很少參考注解。朋友非常不解的問這樣怎麼知道讀的東西到底對不對?這其實反應了兩種不同的心態,也是一直困擾後學的問題,就是到底如何把學問與修行連結在一起。在這裡後學想舉六祖壇經機緣品裡法號無盡藏的尼姑問六祖大師大涅槃經的因由來說明。話說無盡藏禪師拿著經文請六祖開示,六祖答道他不識字,但能解義,無盡藏禪師很吃驚的問文字都無法理解了怎麼能了解經義,六祖大師便開示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的確,讀經典弄懂一字一句的確很重要,但是那並不是讀經典的主要目的。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文字是幫助我們了解諸佛妙理,但是如果一味執著文字,想著那位學者注的比較好,甚至是那個版本的論語或孟子才是聖人的原版,那只能說犯了文字障的大忌。學仁大仙李建仁點傳師曾慈示這些聖人留下來的經典是紀錄聖人的行儀,所以我們讀經典也應該是去學習聖人的心。這點後學有很深刻的體會。後學之所以後來會投入道場,就是因為肯定道真、理真與天命真。但是後學並非一求道完馬上明白這件事,反而是拖了很久。後學一直相信追求學問就是追求真理,於是花了很多時間涉獵不同的學問,但是到最後卻發現當你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了後,反而又出現兩三個新的問題。而且很多人生碰到的問題也不是你的所學可以解決。相反的當你真正用心去渡人成全人,很多心頭上一直解不開的結,反而迎刃而解。後學在有實際參辦的經驗才明白多年前引保師和後學說的話,即是只有大愛才能緣起不滅。因為我們本有的自性是廣大無邊,但是自性是因,要化為行動才能夠發揮作用,所以當你實際把這些讀到的經典用在待人接物與個人修養中,才能綻放出自性的光芒。就如黃梅五祖傳法給六祖時交代的偈語: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雖然說修行是一生的事,但活佛老師曾經慈示其實自性本自具足,何必需要修?但是因為徒兒無法直接契入,所以只好靠漸修來慢慢明白。後學對此有深刻的體悟。由於後學對史學很有興趣,常常會讀一些與宗教和思想相關的史學著作,但是也常常自我綑綁,一直在想如何把這些學問和修行結合在一起,甚至開始懷疑修辦道的意義。結果有天無意翻開維摩詰經,馬上打開後學心中的疑惑。經文是: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這件事也讓後學深深體會到老子為何會說為學日益,但為道日損。的確,讀書可以增加我們對世事的了解,但是知識並不等於智慧。相反的過多知見反而會讓人很執著,覺得對的就是對的,無法讓新的東西進入腦中。修道則是要把這些知見打破,讓自己的自性能夠流露出來,能夠了了分明。熟高熟低,不就一目了然?

翼鵬
德州農工大學
壬辰年臘月書於潛龍齋

Tuesday, January 22, 2013

傅孟真先生傳記跋


我們不是讀書人,我們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1]
一 引言
        本文主旨是談中研院史語所創所所長傅斯年先生,主要參照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先生的著作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此書是王先生於1993年在余英時先生指導下完成的博士論文,後經修訂在2000年時由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傅斯年先生無疑是近代中國史中最重要的一位學者之一,而多數人對他的認識就是曾經出任台灣大學校長以及校內的傅鐘,殊不知孟真先生對近代中國學術進步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另外於民國初年中國處於戰亂中,世人們為了經世濟國,紛紛提出各種思想,其中又以康有為與梁啟超兩位先生最著名。當年學界蔓延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潮,提出強烈的國族改造計劃[2],而孟真先生生於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不可能不受影響,也提筆著述了幾部上古史的重要著作。筆者主要想談談孟真先生的學術與思想。
二 孟真先生之學術思想
        引文這句話出自孟真先生所著的史語所工作旨趣,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奇怪,讀書人不讀怎麼做學問?要探討這個問題需從梁任公提出的新史學談起。傳統中國國學是以六經為主,重點是要明白經義以修身治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數,讀書人的重點就在了解儒家經典的主旨,以用其修身治世。但是因史皇帝焚書坑儒,先秦流傳下來的古文獻不多,於是有一派人便主張民間口語相傳的經典才是保留最原始的儒家思想,但是在孔子舊址裡發現了古書,於是便有了今、古文之爭。清代乾嘉諸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轉向考據學。原本聲韻、訓詁與文字三門合稱小學,只是幫助人了解經中的微言大義的工具,但是清儒們注意到要解決今古文之爭最好的方法就是對文獻的考證來鑑定經文的真偽,但是這種為了追求最古的文獻的思維出現了一種矛盾,即是學者一直在書上下工夫,像收集古董似的考察經典,而不注重文字以外的材料,難怪有位民國時期的史學家感嘆三百年來中國學術居然未進步。反觀西方的學者不侷限材料,廣泛的使用族譜、方誌與出土材料,反而做出了一片學問,結果20世紀初漢學的重鎮居然是在巴黎而不是北京。孟真先生年輕時在英國與德國留學,對於這種由西方人主導的漢學感到非常不滿。所以回國後在廣州中山大學創辦史語所時目標就是要把科學方法帶進中國,用自然科學客觀的辯證法來研究歷史,而且強調要多方涉獵材料。就他自己所言,凡是一門學科可以在方法上進步,學問才能前進。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安陽考古。當時中國處於戰亂之中,很多學者認為中國之所以無法富強就是因為長年受君王統治與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要服從權威,而且只有家沒有國的概念,於是紛紛提出要救中國首先要從民族建構做起,從根本救中國。其中又以顧詰剛先生提出的層累說最有名。顧先生研究了中國上古史後發現時代愈後,歷史愈完整,他因此提出古代所謂三皇五帝都是後人編造出來的神話,甚至對夏朝與商朝的存在都提出質疑。正如清儒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土材料。孟真先生指派李濟與董作賓先生前往西安考察殷商文化,這是中國史上第一次的考古發掘,後來得到斐然的成果,不但成功應用了科學方法研究歷史,而且也確立了殷商存在的事實,更是奠定史語所在漢學界的地位。另外孟真先生的史學思維除了重視科學方法,也重視客觀性。我們知道一個事件在不同人的手上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法,同樣的歷史並非是史學家客觀反應史料,而是透過對史料的整理與剪裁提出自己的歷史解釋,這種方法很有利於政治解釋。Anderson (1983)提出想像族群的概念(imagined communities)大略是說一個人一生能碰到同族的人有限,要接受從未見過的一群人屬於同一國族的人需要想像,而歷史正是這種國族想像建構的鋼骨。當時逢亂世很多史學家透過學術來影響政治,但孟真先生受德國史學家蘭克的影響,認為史學就是史料學,史學家的工作只是客觀的分析與整理史料並轉述其內容,不應該加入個人主觀價值,換句話說就是史學超然於政治之上。另外史語所能成功也靠孟真先生一流的用人眼光。當年史語所三組的主任陳寅恪、趙元任與李濟都是當時中國第一流的學者。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後來也都是各學科中的佼佼者[3],就是這種用人唯才的思維主導,才能讓史語所在幾年內就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單位,甚至有天下第一所之稱。
孟真先生之經世思想
        接下來要談談孟真先生的經世思想。中國自1895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就遭西方列強魚肉,不斷割地賠款。當時讀書人看到這種情況痛心疾首,他們追問國家民族何以會成為這樣,得到的結論是傳統士人太重視求取功名,於是他們認為要救中國就要把這種傳統的毒藥全部清除,導入西方的思想[4]。但這些學者們並不是排斥傳統的學問。相反的他們就是因為太愛國才要用激進的手段救中國。但是這些學者本身都是受古典教育出身的,要他們完全放棄自己所受的教育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他們思維上的矛盾,孟真先生當然也是。他從小受私塾教育,熟讀四書五經,即使後來在五四運動中強烈反彈傳統的思為,但是私底下他還是很喜歡讀古書。孟真先生的經世思想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要打破傳統家庭的結構。前文提到學者們認為中國人重視家庭大於國家,導致人民只有家而無國的概念,所以孟真先生認為要救中國就要打破這種結構,讓人民明白無有國,何有家。另外他也非常反對傳統儒家對心靈層次方面的探討。他透過在殷墟發掘出來的甲骨文對古性字研究表示性的古字是沒有涉及心靈,而只是一種客觀描述物理現象。不過有趣的是晚年孟真先生在晚年對自己激進的學問有修改,認為完全反對原始儒家思想沒有討論到心靈層次是不對的。這種反動除了是個人因生活經驗而對理論有修改之外,也是因為對理論有修改之外,也是因為流行於30.40年代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哲學思維已經退燒的影響。
四 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傅孟真先生的學術與經世思想。基本上孟真先生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史學變成一門科學,用實際考證的方式加上不同材料的運用拼湊出客觀的歷史事實。這種不侷限文字材料的新思維對後世學術影響非常大,再加上他用人眼光,才能使史語所在幾年之內聞名翰林。另外他的經世思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需要把他的理論放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思考方能明白。當然孟真先生非常有名,筆者也只不過是就個人讀書心得做一份報告。對筆者而言,從閱讀孟真先生相關的著作中得到最重要的啟發是要大量參照各種不同的材料,另外也要有廣泛的學科涉獵,方能治學上有一方建樹!
References
Anderson, Benedict R. O'G.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Wang, F.S. (2000).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翼鵬
德州農工大學
壬辰年臘月書於潛龍齋



[1] 語出歷史語言所工作旨趣
[2] 最著名的就是顧詰剛先生的古史辨運動。參見王汎森著古史辨運動的興起
[3] 如以研究苗傜語聞名的張琨院士
[4] 如胡適提出的德先生與賽先生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12

Review of the Book English Words: History & Structure


由知名歷史語文學家(philologists)Donka MinKovaRobert Stockwell合著的這本書,本質上算是探討構詞學和基礎的歷史語言學,也可以說是修過語言學概論的人如果想更深入了解英語構詞的規則與歷史發展很適合閱讀的一本書。全書共十章,前三章講述英文的起源,從古英文(Old English. Beowulf) 演進到中古英文(Middle English. Canterbury Tales)再到現代英文(Modern English)。從第四章開始進入構詞與歷史語言學的範疇。先從基礎的文字結構分析開始,講詞根(root)、詞幹(stem)與詞綴(affixes)。如systematical這個詞可以拆開來分做三個部份: System + ic + al,然後告訴讀者細部詞根與詞綴的意思。從第五章後就進入語言與構詞介面的討論。在任何語言中同一個音因為不同的環境會有發音上的差距。如普通話中的怕和爸,這兩個詞只有輔音/p/送氣或非送氣的差別(比較英文:top. Stop)。但如果這種語音上的變化是發生在詞綴上就會產生語音構詞互動介面。例如英文複數型詞綴/z/有三種發音[s].[z][əz],這三種發音的出現是有一定的規律,即是看前面的輔音是否為有聲。如gyms [mz]. books [ks],但如果前面一個輔音是齒擦音 (sibilants/θ/./ð/./ʃ/)為了避免兩個相近的音連在一起造成發音的不便就加入一個/(英文中非重音節的原音都會弱化/, schwa reduction)為來多創造一個音節。所以從第六章到第九章就討論這些語音變化的規則。最有趣的應該屬英文非限定冠詞a,這個詞從小學英文時都被告知只有在原音前面才要變成an(比較 a book. An apple),但是其實如果了解英語史的發展其實an才是原型。然後再和其後的名詞接觸時如果名詞的開頭是輔音,為了不要連續兩個輔音在一起才把[n]砍掉變成a,這個a在語音上是黏著在後面的名詞(clitic),又例如說英文中有多不規則變化的動詞,其實如果了解英語史就能迎刃而解。英文本身是屬日耳曼語族(Germanic Languages),印歐語系的語言(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ies),和德文屬親姐妹關係(同語系語族),和法文與西班牙語親屬關係則是堂輩(同語系不同語族),在印歐語系的語言裡有一條共通的音韻規則叫原音替換(ablaut or verb-degradation)。基本上是/e/./o/,而這個變化。從理論上來講是strong verbweak verb的曲別。所以才有stand-stoodbreak-broke-或是名詞memory-monitor-amnesia.而由於英文本身和古挪威文(Old Norse)、拉丁文(Latin)、希臘文(Greek)與古法文(French)借了很多詞,很多的語音變化不是那麼規律。最後兩章則講偽同源詞(fossilized allomorphy)、英文中的拉丁詞的發音還有英文的重音規則(stress assignment)
        平心而論這本書做為歷史語言學入門的教科書,份量的確是相當夠。作者詳細的介紹了基本的語音與構詞規則。然而筆者覺得有一些小地方不是這麼的reader friendly.例如說談到語音變化的幾章,基本上對語音學和音韻學不了解的情況下是無法讀懂的,而且有些規則寫的太分散,應該可以寫成更簡潔、更全面性的規則。另外是最後一章插入拉丁詞在英文中的發音好像和全書的主旨不太符合。然而雖然有小缺失,整體而言仍然是很值得一讀的書。最後筆者想分享一下如何得知這本書。當初是訂了linguist list有天收到Robert Stockwell的訃聞,說他是UCLA語言所的創始人才引起筆者好奇去查他的資料才找到的。所以有時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Reference: Minkova, Donka, and Robert Stockwell. English Words: History and Structure. 2nd ed. Cambridge, GB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35.

翼鵬
德州農工大學
壬辰年臘月書於潛龍齋

Wednesday, December 5, 2012

Marriage with Muse: The History of Dissertation



Amore et studio elucidande veritatis hec subscripta disputabuntur Wittenberge, Presidente R. P. Martino Lutther, Artium et S. Theologie Magistro eiusdemque ibidem lectore Ordinario

"Out of love for the truth and from desire to elucidate it, what are written below [the 95 theses] will be disputed in Wittenberg under the praeses of the Reverend Father Martin Luther, Master of Arts and Sacred Theology, and Ordinary Professor"


前面這段引用馬丁路德的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博士論文。基本上任何一位有志往學術界發展的人都必需經過博士班的訓練,最後的成果就是博士論文,也可以說是武功集其大成之作。但是現代大家習以為常的研究型大學與學制其實是源自於12世紀歐洲的大學。本文旨在探討博士論文從口說形式演變成為今天所見的書寫之間的過程。

根據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張谷銘先生的研究,博士論文最早其實是來自一種12世紀開始流行於歐洲的學術討論形式disputation. Disputation的目的是透過正反雙方辯論而得到真理,而基本上大學的起源是從神學開始,所以disputation的題目都是討論神學上的問題。透過推翻counter-argument 來證明一個論點為真。基本型式是老師與學生同聚一堂,然後Praeses(等同於指導教授)指定一位學生為正方,另一位為反方,開始辯論。到論證結束後Praeses在做總結並提出他自己的論點。需要注意的是disputation在那個時代並不只是只用於博士論文,在一般的課堂上老師也常使用這個方法,而這也是當代seminar的前身。不過在Gutenberg發明印刷術後,開始有老師先把要求學生答辯的題目印出來,然後貼在學校的牆上供大家參考。逐漸的老師們開始注意到這種方法很適合宣揚自己的理念,因為文字是可以長期保存流通的,而不像口語說完很快就不見了。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宗教改革時馬丁路德對天主教會提出挑戰的宣言,這是博士論文由口說轉為文字型式的濫觴。而在博士論文轉為書寫型式的早期論文並不是完全由學生寫。實際上在18世紀學生畢業後由指導教授完成博士論文是很平常的事。當然在那個時代能讀大學的人本來就不多,而且取得學術需要付出的代價(金錢和勞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的。而博士論文演變到現代變成一種非常制式的文體,有相當明確的寫作標準與內容要求。基本上人文領域的博士生通常畢業後會把博士論文改寫為專書,但是理工生醫類由於知識分工細膩,很多時候一篇論文都是掛好幾位作者,再加上更重視期刊論文,所以常是把博士生涯內發表的論文集結成冊做為博士論文。而傳統的disputation會被書寫形式所取代除了知識流通的原因外,還有自然科學與神學之間角力的消長。在disputation發展到巔峰最有名的題目居然是一根針上可以站幾位天使。然而在自然科學興起之下強調追求客觀的知識,這種主觀又無法透過觀察得到結論的討論自然是慢慢沒落了。

本篇文章的名稱叫做marriage with muse,實際上這也是早年歐洲大學對新科博士的稱呼。Muse是希臘神話中主掌音樂與文學的女神。在古希臘文人要吟詩作赋前都還要先和謬思女神借靈感。對一位新科博士來說拿到學位就等於進入了學術這一行,也就是和謬思女神結婚了!

References
Chang, K.,K.,M. (2004). From oral disputation to written tex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History of Universities, 19, 129-87.

Chang, K.,K.,M. (2007). Kant's Disputation of 1770: The disserta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Endeavour, 31, 45-49.

Chang, K.,K.,M. (2010).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and experimental labor: Two models of dissertation authorship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347-355.


翼鵬
德州農工大學
壬辰年臘月書於潛龍齋

Friday, November 30, 2012

三身四智解義圖







八識表
五識
眼耳鼻舌身
外五門
六識
內門、善分別
七識
末那識
執著
八識
阿賴耶識
倉庫。存有輪迴業識的種子

三身四智解義圖

三身

清淨法身(本體)                            圓滿報身(智)                        千百億化身(行)     






             大圓鏡智    如來藏釋                        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五識            阿賴耶識                          末那識                                        意識


偈語 (智通禪師問道於六祖。語出六祖壇經機緣品)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無言名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五八六七果因轉解義


各位前賢好,

昨天後學在術德壇學講永嘉大師證道歌,講完後有前賢問後學八識怎麼轉為四智和四智是否為外在的法或內在本有的,後學在回答問題時沒有仔細思考,所以沒有答的很理想,故今天寫下這篇供各位前賢參考。

三界往返愛為基,六道輪迴淫為首
佛在華嚴經說愛不種,不生娑婆。這個愛其實就是慾,而慾念就是無明的本體。眾生外緣起了貪求,所以原本清淨的自性被染著,造成生死流轉。而要打破這個輪轉就是要把原有的八識轉為四智[1]。例如今天後學在網拍上看到一件衣服,這件衣服透過眼識進到意念中,在意識中覺得它很漂亮,於是就把他存到腦海裡。在八識田中我們就稱存到如來藏中,這如來藏識本身只有儲存的功能,所以累劫累世所有善與惡的種子皆存於此。然後存下來後第七識,也就是末那識,把這件衣服當成是我自己的,變成執有。所謂有一就有二,執有之後就會更向外攀緣,攀緣就會種因。如華嚴經所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果聚合時,果報還自受。有因外在的因緣就會幫你聚合成果。所以為什麼有六道輪迴?六道又叫做六趣,因眾生自身業力感招所以往各道輪迴。而又因為阿修羅道遍佈五道之中,所以六趣眾生又叫五趣眾生。如生前貪念太強死後就往生餓鬼道,而生前成就忠孝仁義其中一德之人則可往生天道享香火。但是眾生在六道中就像在急流裡一樣,沒辦法控制自己要往那裡去。所以即使往生天道享幾百年甚至千年的香火,到壽命盡時天人五衰還是要再輪迴。但是縱觀這些輪轉無明為根本,有無明在八識田起了做用才有之後的流轉。因為才要轉識成智,把後天的習氣轉天先天本有的妙智慧。

五八六七果因轉
要談轉識成智前首先要談般若自性。佛在悟道時說云何眾生皆具莊嚴如來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我們本有的自性都是清淨的,但是因為今天有了這個因緣和合的五蘊幻身,所以被蒙蔽住,就像鏡子上面有汙垢一樣。而佛法就是清除污垢的清潔劑,把這些汙垢清掉之後眾生原有的本性還是像圓鏡一樣清明。圓明自性在三身中就是清淨法身,這是眾生的本體。要找回它要守戒,如阿難尊者問世尊說佛滅度後要以何為師,佛說要以戒為師。活佛老師也慈悲說過十五條佛規其實都是從眾生本有的自性中出來的,因為我們本有,才能守。如果是外來的是強忍,只能忍一時無法忍一世的。守戒後才能生定,而妙智慧就是從定中生出的。換言之,定為本體,慧為妙行。同樣的,清淨法身為體,化為圓滿報身就是妙智慧,再依此妙智慧行般若妙行就成為千百億化身。而此三身其實都是從自性中生出來的。然後三身化為四智。前五識是這個色身的天線,它們可以和外在的六塵接觸,進到我們的意識中。但是五識就像鏡子一樣,他只是忠實的呈現萬物的本貌。而造成我們習性脾氣的一是分別,例如台灣人看到外勞就覺得他們比較卑微,看到日本人就覺得他們高尚。可是其實眾生的自性是一樣的,沒有人比較高也沒有人比較低,一切的分別都是從意識中出來的。於是要用平等打破分別。當我們明白眾生其性一同時,自然不會有分別。除了分別之外另一種就是執著,以為世間事可以常存,如我要發財,我要買很大的房子,我要吃好吃的東西,最可怕就是執著這個色身是我。殊不知事間所有事物都是因緣合和所生,既然有生當然就有死,不可能有事物是常存。所以要用妙觀察智來打破這樣的執著,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才能打破執著。當意識和末那識都轉為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時,進到如來藏裡的必定都是善的種子,自然就不轉而成了,所以第八識又轉回和五識一樣,所以叫成所作智,因為你只是把倉庫洗乾淨。

緣起性空觀自在,慈悲喜捨見佛心
最後,後學想談談為什麼會說要放下佛法。如前所說,眾生在清淨本體中突然生了無明,造成煩惱妄想不得清淨。佛因此應運而生。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法是以眾生的根器利鈍為根本,所以佛法是對治性的。為什麼說佛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但是其實眾生的本體和佛是一樣的,所以這樣煩惱妄想是幻化的,如同今天電影演世界末日,但是對現實世界是不會有影響一樣。同樣的,我們這些煩惱對自性也是不相關的。今天一個人三教經典圓通、修行的非常好,也到處講經說法為人解惑,和另一個整天無惡不作,常對人惡言相向的人,他們的自性都是相同的。所以不但煩惱妄想是和自性無關,就連治癒這些妄想的藥也和自性無關。所以這些東西既然不是自性本有的,當然明心見性時都要捨掉。就像後學說的,執有也是執,但是執空也是執。佛陀一生講經說法最主要是要告訴眾生其實空有不二。我們常說仙佛是無在無不在,為什麼?因為自性能含三界十方。同樣的,佛經中的三藏十二部也是從眾生的自性中出的,即然是本有的東西,那在外用時也只是應急而已。今天明師一指點最殊勝之處就是直接讓我們契入無生,直接打破空有知見,進入緣起性空的境界。但是這是靠仙佛的佛力加持才達成的,並非我們自己悟得。所以求道後還要勤修,換句話說以前的修行人是先悟後證,我們是先證後悟。所以我們要參加研究班,要去法會,要學會渡人,其實這種種事都是幫助我們明悟此事而已。當然,老天降道是不忍玉石具焚,希望能夠拯救人間的善男信女,而且活佛老師常用人中騏驥來行容我們,所以懂了這些事情後最後還是要付諸行動,方能有所得。最後,最後,後學才疏學淺,這些都是讀經典和聖訓所明白之事,如果有講不圓滿或不清楚的地方請大家不吝嗇的提出指教,謝謝。    後學 翼鵬 筆
[1] 請參照三身四智釋義圖


Like ·  ·  · Share · D